文章内容

平淡的换届,隐秘的角落

发布时间:2020/7/9 9:00:03 浏览次数:1424 来源:


水面之下,暗流仍然涌动。

 

  一个礼拜前,万科董事会换届了。

 

  换的人还挺多,超过了一大半。上一届的7个非独立董事换了6个,4个独立董事换了1个。

 

  看起来眼花缭乱,但依然普遍被认为是一场 “平淡无奇”的平稳过渡。

 

  万科管理层中,掌舵者郁亮没变。随着老臣王文金和张旭的“靠边站”,祝九胜和王海武走上了前台。

 

  大股东深铁原管理层林茂德、肖民和陈贤军因为退休、离任等原因,替换成了新团队中的辛杰、唐绍杰和李强强。

 

  也就是说,新一届董事会名单中,万科管理层与大股东深铁的席位依然保持3:3不变。

 

  此外,深圳国资代表的外部董事,由孙盛典换成了胡国斌。独董中李强变为张懿宸。

 

  遥想3年前的换届,深铁入主、王石卸任、郁亮接棒、宝能孤立、独董腾笼,堪称洗牌式改组。这一次换届的确有点了无生趣。看起来都属于正常的内部人员交替,丝毫没有任何势力的角力充斥其间。

 

  当然,也有些许细节藏在隐秘的角落,字里行间颇能读出些博弈和平衡的艺术。

 

  壹

 

  在6月30日的大梅沙,郁亮和深铁董事长辛杰秀起了恩爱。

 

  前者感谢了所有股东,称赞深铁坚决支持万科的混合所有制体制和事业合伙人机制,为万科经营管理创造了良好发展的环境。

 

  后者投桃报李,表达尊敬之余,声称做万科股东,倒逼深铁进行现代化企业制度等系列改革,希望做合格的股东。

 

  这位深铁董事长表态:不但要秉承之前的“四个支持”承诺,未来还要全过程和全员支持万科。

 

  把一个当家作主的国企大股东婆婆,活脱脱演成了一个低眉顺眼的小媳妇。

 

  尽管姿态摆得低。但万科和深铁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融洽。

 

  4年多前,万科股权争夺战激战正酣,听说在王石的力促下,万科引入白衣骑士深铁,取代已生龃龉的华润。

 

  大饼是这样画的:牵手深铁,万科将分享深圳TOD项目(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)的合作红利。

 

  一个副产品是,随着股权战尘埃落定,以市场化享誉江湖的万科走上了日趋国企化的道路。比如,万科在一些城市积极开展“两学一做”。

 

  尤其是2017年年报中致股东的信,充斥着政治意识的行文让很多人大为摇头。

 

  随着当年10月林茂德的卸任,当时称为“轨道+物业”的美妙大饼,变成了诱饵,杳无音讯。

 

  一个变量是,辛杰接任深铁董事长之后,深铁地产板块的高管层进行了大规模的换血。听说,超过6名物业+TOD开发经验丰富的高管离职,涉及部门涵盖党建、投资、设计、工程、财务、人事、采购与成本等核心部门。空降而来的是拥有地产经验的全新管理团队。

 

  深铁的朋友说,在许多城市,土地价值很大程度是由轨道交通创造出来。虽然房地产是红海,但是轨道交通的房地产是独有的。对于这样的富矿,深铁很有领地感。

 

  言外之意,深铁自己也有做大做强地产的雄心,未必想让人染指,包括万科也不行。

 

  贰

 

  过去的3年,深铁与万科之间一直若即若离。给人的感觉,深铁似乎变成了甩手掌柜,深圳国资成了万科的婆家。

 

  传闻,退休后的林茂德,想请辞万科非独立董事未果。去年年初,深铁原总经理肖民调离深铁,出任深圳市住房与建设局巡视员,辞去万科董事。但深铁的先高管并没有及时递补,这一席位长期空缺。

 

  再比如,去年3月,之前深铁组建的物业开发总部以深铁置业的名义正式揭牌,整体变更为独立法人企业。

 

  随后,它开始合纵连横,跟深业置地、平安不动产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开启TOD轨道物业时代。

 

  独独没有链接万科。

 

  话说,早在2014年,深铁就与万科合作,开发了深圳市中心区的红树湾项目。反倒在成为股东之后3年内,竟然没有一个合作项目落地。

 

  犹记当年,万科管理团队痴痴等待深铁入主时,王石说的那句话:如果说红树湾项目是我们合作的序曲,那么从今天开始,我们将共同演奏城市配套服务商的全新交响乐。

 

  不仅交响乐没奏响,甚至连声音都没了。

 

  之前畅想的“轨道+物业”,万科自身倒也不乏落地项目。最近几年,在杭州、长沙、上海、佛山等遍地开花。

 

  有一回,郁亮在内部问,全国范围内万科在售的地铁上盖项目一共有多少?结果,花了数天时间才统计出具体数据。

 

  不过,事情似乎有了一丝变化。如今的万科管理层与深铁已达成某种程度的默契。

 

  今年4月27日,万科与深地首次联合以51.8亿元拿下佛山香港城地块。半个月后,双方称将共同投资不超过60亿元,开发此宗TOD项目。

 

  合作有加速的迹象。就在股东会前一天,万科和深铁签署备忘录,拟成立五五比例的合资公司,注册资本10亿元,市场化承接深圳市新基建及轨道相关重点片区、重点项目。

 

  障碍已经扫清,眉目传情也就可以理解了。郁亮强调,TOD现在是万科关注的两大重点方向之一。辛杰说,成立合资公司恰到好处。今年是深圳地铁的“开工年”,多条轨道交通全面开工建设,未来双方会加强“轨道+物业”领域的合作,推动“站城一体”的开发。

 

  只是其中经历的曲折和博弈已经被扫入沉默的角落了。

 

  背后的一条明线是,过去3年,深铁持有的万科股票获得约88.69亿元分红,刨去利息,收益依然可观。

 

  辛杰说,我们会把合资公司做实、做强、做大。看起来像是句心里话,万科挣钱,深铁也能有不错的股东分红,何乐而不为?

 

  隐藏的一条暗线则是,股权之争成为过去。2018年开始,宝能逐渐清仓万科股票,一季度仅持有1.14%股份。听说宝能已经完全退出了。

 

  经历了惊涛骇浪之后,万科这艘几经飘摇的巨舰,已经驶入平静水域。

 

  叁

 

  水面之下,暗流仍然涌动。

 

  对于这家由管理层缔造的标志性公司,无论谁出任第一大股东,如何与管理层相处、如何把握控制权的尺度,都会成为核心议题。

 

  毕竟,万科并不是一家深圳市政府说了就能算的公司。

 

  隐秘的角落也有故事。比如,这次唯一变化的独立董事。

 

  5月15日,万科董事会公布了第19届董事会独董候选人名单,

 

  除了连任的康典、刘姝威、吴嘉宁外,李强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傅成玉。

 

  既然公布了,当然是经过沟通的。听说他发了书面文件,同意担任万科独董。

 

  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。两个礼拜后,这一提名被撤销了。官方的说法是,傅成玉近日提出因个人原因不再作为独董候选人,尊重其个人意愿,才撤销了。

 

  随后,张懿宸火线上阵补缺了。

 

  话说,万科的独董可不仅仅是花瓶。回想当年那场万科控制权争夺大戏,除了以姚振华为首的宝能系、以傅育宁为头的华润集团、以王石为帅的万科管理团队那些主角的个性化精彩发挥,万科那一届独董戏份也不少。

 

  尤其是华生以洋洋洒洒的“万言书”,诉说种种不解和不满,当然还有张利平,以存在潜在关联和利益冲突为由,在万科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上不行使表决权,还制造了一场表决“算术题”的争论。

 

  很多看官应该记得,在“宝万之争”期间,傅成玉曾经“声援”过王石。媒体报道说,傅成玉当时表示,“在此期间,无论王石做了多少蠢事,说了多少错话,也不管他的主观愿望是否有自私成份,其客观效果是值得肯定的,他一直在维护万科的品牌价值,核心资源和全体股东利益。”

 

  多说一句,傅成玉是万科董事会提名的,而张懿宸是由深铁提名的。

 

  细微之处有乾坤。比如,上一届董事会中,深铁董事长林茂德当选为万科副主席,是薪酬与提名委员会成员。这一次,深铁董事长没有担任副主席,但辛杰进入了投资与决策委员会。

 

  这里面又发生了什么故事?葫芦摁下了,瓢却浮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