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内容

“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发展空间巨大

发布时间:2020/7/17 9:00:02 浏览次数:1585 来源:方黎明 土地观察



       三部门联合出台《关于协同推进“ 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意见》(简称《意见》),让人们对本已大火的“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有了更多的期待。
       推进“ 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,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“放管服”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要求,更大限度地提高不动产登记的效率,切实方便申请人办理业务。从过去几年的地方实践成效来看,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、满意度都得到了明显提升。特别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“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确保了登记服务不停不断,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复工复产。
毫无疑问,“ 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充分经受了考验,已经被证明是不动产登记改革的一个方向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,既有政策支持,也有现实需要,其发展空间巨大。
《意见》明确,要确保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具备条件的县市全面实施“ 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。在此基础上,未来可以扩围到所有县市,并将农村不动产登记纳入其中,让广大农民同样享受网上、指尖办登记的方便、快捷。
       除了扩大实施地域范围,“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的服务功能也还需要丰富和扩展。从实践看,一些先行地区已经实现了线上办理所有类型的不动产登记业务。对于后发地区而言,从最简单的网上预约到网上查询,再到线上办理一般登记业务,以至全业务网办,都需要一个过程。这既要循序渐进,也要有紧迫感,加快推进。
       结合抵押登记进银行,融合电子证照,“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一直展现着很好的包容性。未来全面铺开预告登记、深化应用不动产单元代码、延伸拓展登记信息网上查询服务,以及深化与金融、税务等合作时,“ 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同样应该积极拥抱新事物、融合新业务。
       在持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,“ 互联网+ 不动产登记”也要积极向更高层级发展。在实现“ 一窗受理、并行办理”的基础上,尽快建成集成、统一的网上“ 一窗受理”平台。只有做好线上和线下“ 一窗受理”的融合衔接,才能真正让企业和群众不再“ 跑多门”。


 
土地观察
由《中国自然资源报》主办的自然资源管理业务学习交流平台。内容涵盖自然资源利用管理政策分析、实务研究、市场研判、法律法规解读、咨询答疑、案例分析等,为基层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,为广大群众深入了解自然资源管理政策提供服务。 
投稿信箱:fzzk8@163.com
_
长按下方二维码可以添加关注

i自然全媒体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编辑:方黎明
审核:毛志红
审签:赵   凡